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醫院不是全部--在家也要教孩子

為什麼需要帶孩子來做治療?

其實我覺得有很大一部份是要教家長如何看出孩子的問題,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孩子學習和進步,畢竟孩子最長的時間是在學校或家裡,職能治療的觀點有很大一部份是希望落實治療手法在日常生活中,讓家長老師也都學會,以幫助孩子進步更多。
##ReadMore##
常聽見類似的問題如:「老師,我覺得他認知發展方面都比別人慢。」「老師,為什麼他不會拼圖呢?」「老師,我覺得我們家小孩教他就教不會。」「老師,我們治療好久了,為什麼孩子都沒有進步?」

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是不一樣的,而且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,A小朋友擅長的部份,B不見得在相同年齡就可以做到,更何況是需要多次練習和長時間教導的特別兒童。某一方面慢,可以引導和帶孩子練習,但不需要拿別的小朋友當做標竿。

不會某樣玩具,可能是從來都沒有經驗,或是經驗累積不夠多,如果一週只有一次治療時間裡可以帶孩子玩這樣玩具,那成效可就要較久的時間才能看出了。而且玩玩具所需的能力,如果能和治療師討論和經由建議融入生活中,讓孩子可以經由自然情境學習,也可以促進孩子較為快速的進步。

孩子不是帶來醫院的治療室就可以保障能力的進步,其實在治療室中常常不能看出所有的問題,因為醫院和平常的生活情境是有差別的 ,所以需要家長在家和老師在學校的配合,也要一起挖掘問題,一起討論,在治療師看不到的地方可以透過建議來做策略應用,雙管齊下,才能給孩子最佳的幫助。

沒有留言: